觀賞者會留意到這吊燈當中的細節,即是把原竹從一大棵開成六片,有如傳統竹藝工序的第一步 – 開竹。蒸煮竹片至軟身後,彎曲至圓形並作定形,發展製作至最外圍的蒸籠完成品。整個製作工序,正正就是蒸籠的傳統製作方法。吊燈以光線呈現竹的流線感覺,把竹不一樣的型態呈現,展示其可塑性。
論香港特有的飲食文化,少不了上茶樓品嚐「一盅兩件」(一盅茶和兩件點心)。而製作「兩件」時用上的竹蒸籠,歷史更是源遠流長。起源自華南地區,竹蒸籠最初用作蒸煮五穀雜糧,其後也為烹調魚肉等其他食材之用。時至今日,琳琅滿目的各款點心,放在獨立蒸籠內供應,蒸籠的款式尺寸亦愈見精巧。
竹蒸籠的構造盡顯前人的生活智慧。疏通的籠底讓水蒸氣可在籠內流通,而緊密編織的籠蓋能鎖緊蒸氣的熱力,拱頂設計使熱力得在籠內循環對流,再加上竹材的透氣度,則可預防倒汗水形成,而影響食物的味道和質感。竹蒸籠另一巧妙之處,是其可層層疊起的設計,每層都是可以隨意加減的模組,方便需要時在同一時間多層煮食,靈活有效地節省能源、時間及空間。竹片的清香,還會為籠中蒸煮的食物增添一陣獨特的風味。傳統的竹蒸籠正就是現代「型隨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 的最佳範例。
將一塊塊竹片製成耐用的竹蒸籠,全憑工匠多年累積的經驗。依靠人手感應竹蒸籠各組件,令厚薄與尺寸均一。先削走竹樹皮(竹青) ,竹青做蒸籠蓋,其餘竹材做籠底、製作外框或內框時,也要以人手按竹片的厚薄而量力屈曲,再使用竹條剩材製成的竹釘固定,每一下動作都顯示出工匠的精細手藝。 由一枝竹到製成竹蒸籠,沒有三四年的時間是沒有辦法學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