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越鳥南枝,比喻不忘故土。古代越國在南方,故稱南方的鳥為「越鳥」。而明朝李時珍於《本草綱目》中,稱孔雀為南客或越鳥。
這張由廣式鳥籠所啟發的全竹製當代條案,四支外型仿如鳥腿的台腳,利用了九十六根竹枝匯合而成。整個結構只利用壓力和榫柳的配合,並沒有一根釘子和膠水。特製的黃銅腳管,讓每一隻腳可以獨立移動,令《鳥南枝》在不平的地面上,也可以穩如泰山。
五六十年代,不少香港人都愛端着鳥籠,上茶樓喝茶和吃點心,廣東話稱之為「飲茶」或「嘆茶」。「嘆」,有享受的意思。鳥語吱喳嘹亮,加上茶客在旁交談接語,閒話家常,非常熱鬧。但隨著時代變遷,加上傳統中式酒樓大部份也結業了,往日「鳥語茶香」的日子亦已不復在。
雖然現在已沒有人買手造鳥籠,但為了保存鳥籠製作的工藝,財叔敬業樂業,仍風雨不改修理鳥籠,學習不同的工藝手法,讓工藝得以延續。他認為做維修是百家姓的,造籠的師傅做甚麼工夫,他就做甚麼工夫,而不是做自己工夫。他能維修得比原本漂亮也沒有用,都不配合那個籠。財叔覺得只造籠為坐井觀天,反而維修可見識更多師傅的手藝,甚至可以偷一下師,學習別人的技術。
財叔認為有意學藝的人,也必先對鳥籠感興趣。此外,性格也固然重要,財叔的師傅卓康老師,當年也因為欣賞財叔能默默地和專心一致的做雀籠,便把手藝傳承給他。
製作鳥籠的每一根竹、每一塊木都經過精挑細選,會因應時間與四季而改變。
竹一定要選用舊的,愈舊愈好,以廣東清遠出產的最著名﹔而木材則選用酸枝木、紫檀木及黃楊木,當中尤以黃楊木最耐用,價錢亦最貴。鳥籠的製作程序十分繁複,會由底部開始,財叔說這是整個鳥籠的靈魂, 因它決定了鳥籠的大小。
籠身方面,舊竹要先脫水加工,削成竹條及竹枝,再透過一塊有小孔的鐵片,將竹枝由粗至幼慢慢拉成更幼的小竹枝。用熱水將竹枝浸至軟身後,將要彎曲的部分放於火水燈上來回翻轉,其後再上色。然後將其逐一插入底部的小孔內,而籠座則以一塊木板作為底盤,拼合籠身及籠座,最後在頂部 加上不鏽鋼勾,鳥籠便告完成。
鳥籠有不同形態、花紋、色彩,構造複雜,作品交織着工藝師對傳統技術的堅持,和為不同鳥類創作合適鳥籠的心思。整個製作過程都十分困難。 由原材料到製成一個鳥籠,大概要兩個月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