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作品
《雙生之影》則嘗試重塑三維空間,透過準確地擺放三塊半心形的光管在一塊鏡子之上,令折射出來的畫面構造了三個看似連為一線的完整心形,象征著文化融合與世界大同的理念。
傳統工藝的故事
|霓虹招牌的故事|
霓虹燈裝置在一九一二年的歐洲開始正式發展成商業用的招牌。 世上第一個霓虹燈招牌,就誕生在巴黎,為一家理髮店宣傳。經高溫加熱的光管能屈曲成不同的圖案和形狀,其亮麗的顏色更能直接為商店提升廣告效益。霓虹燈招牌的熱潮也隨之蔓延至北美和亞洲地區,包括香港。
一九二零年,香港設定對霓虹招牌的官方定義及工程指引。經過四十年代的抗日戰爭後,本地的霓虹工業緊隨經濟發展和推銷商品的需求,於五十年代正式起飛。在百業興旺的六十年代,各式各樣的霓虹招牌為各行各業在街道上爭相發亮,宣傳酒樓、餐廳、麻雀館、當舖、夜總會和商店等的名號。雖然市面上亦有多種招牌款式,如發光燈箱及金工字體等,但由於霓虹招牌的燈光最為搶眼,所以成為了商戶的寵兒。它們分佈於香港各區,尤其集中於橫跨油麻地、尖沙咀、旺角等區的彌敦道。
然而由二零零零年起,節能、便宜的發光二極管(LED)進入市場,逐漸取代霓虹燈。同時,遭棄置或日久失修的霓虹招牌亦惹來安全隱患,甚至曾因此造成意外。香港政府於二零一零年開始嚴格監管招牌規格,推行針對違例招牌的清拆命令和發出「拆除危險構築物通知」。由於政府嚴加規管,加上維修和保養霓虹燈招牌的費用高昂,許多霓虹招牌都難逃被清拆的命運。
曾高掛於街頭上的霓虹招牌景象,是香港街上獨特的視覺符號,是本地人和遊客共享對香港的印象。霓虹招牌的存在不單是用來裝飾,更展現著五十至九十年代香港幾代人的生活環境和消費氣氛。
透過導演們對霓虹和香港獨有的橫街窄巷之著迷,電影和音樂錄像成為香港霓虹街景的其中一個載體。本地文化保育學者和機構也正在致力活化和推廣這個本地工藝,透過收藏面臨清拆的招牌,展覽、講座、出版、工藝班、分享會等活動幫助大眾認識霓虹工藝的美學、及其文化與歷史使命,讓霓虹燈招牌繼續發光發亮。
製作工序
在創作《雙生之影》的過程中,二人以精湛技藝,巧妙地探索媒介的空間維度。透過將玻璃管垂直置於鏡子之上,作品從平面躍升至立體,成就非凡的視覺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