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繁盛創作的銅鏡《角落》,透過人形雕塑探索慾望、生死與身份之間的關係。
早於公元前三千年,中國開始發展製銅技術,而銅鏡在中國文化佔了重要席位。它超越了其實用性,成為了道德象徵。
唐代君主唐太宗曾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香港傳統鑄銅業以製作銅、鐵等金屬配件和機械零件為主。作為廖榮想師傅的徒弟,林繁盛希望透過這次合作將鑄銅師傅的身份提升至新的層面。林繁盛以雕塑家的身份構思創作意念後,與作為鑄銅師傅的廖榮想討論可行性和製作方法,再合力鑄造出理想的作品。廖榮想師傅的精湛手藝承載著林繁盛的創作,正好突顯鑄銅與雕刻不可分割的關係——把藝術上的想像和設計,靠著技術來實現。
廖師傅擁有五十多年鑄銅經驗,他以老師的身份傳授知識和技藝給徒弟林繁盛,但與此同時,廖師傅亦需要借助林繁盛的創造力來復興這門老手藝,使之能隨時間演化和延續。林繁盛作為學徒和一名雕塑家,肩負起重新詮釋鑄銅工藝的使命,注入現代元素,從而達至永續。
鑄造方法可分為兩種:沙模鑄造和失蠟鑄造,廖榮想師傅專注於後者。失蠟鑄造過程如下:
首先製作模具,將已雕好的泥件以矽膠覆蓋,待風乾後脫模。其後將蠟塊熔成液態,倒入模具待降溫變硬,形成蠟件。若成品設計較為複雜,便需分拆成若干小部分進行倒模,再將蠟件的接口用電烙鐵加熱,組裝成「蠟樹」。
完成蠟樹後,將其固定在鋼盅內,並注入石膏漿。待石膏凝固後置入窯中,以熱力將石膏包裹的蠟熔化。經過一段時間後,蠟樹因而熔化成液體,從石膏流出,因此形成石膏內成空心狀態,成為了石膏模具。
然後,把所需分量的銅件以攝氏一千度以上的高溫熔化成銅液,把其注入石膏模中。石膏模會因而變熱,此時可將模具放入水中降溫。當銅液凝固後,石膏會被清除。按需要加以打磨、燒焊,銅件即更臻完美,若以俗稱「化黑水」的溶液浸泡銅件,作品會氧化成古銅色。
最後確認成品色澤後,將銅件進行最後一次加熱,並於表面掃上一層蠟,蠟遇熱熔化後成了一層保護膜,使作品可長久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