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作品
作品《藝融雙生》系列包括了兩張鳳尾椅:一張是忠實復刻版,另一張則為現代演繹版。前者融合三地工藝師的技法;後者則由黎潤詩和陳郁二人與堯記籐廠工藝師合作,以創新色彩和編織手法,展現傳統與現代的完美融合。
香港文化中具代表性的鳳尾椅,其淵源可追溯至東南亞精湛的藤編工藝。鳳尾椅過去常在香港電影及媒體中出現,他不只是具功能性的椅子,而是具懷舊感並象徵優雅與富足的符號。
藤器業的故事
藤是一種生長在熱帶氣候中的植物。它堅固而有彈性,使其成為家具的理想材料。幾個世紀以來,藤製家具在中國和印度等國家一直很受歡迎。在二十世紀初,藤製家具的需求開始蔓延到亞洲其他地區,包括香港。與此同時,有大量的中國移民湧入,其中許多人熟悉製作藤製家具的必要技術。
五、六十年代藤器在香港非常流行,主婦的買餸籃,學生上學提著的書篋,甚至乎生活用品如籃子和傢俱,都是實而不華的藤製品,環保與美感兼備。當時的藤器廠,通常兼營零售門市,遍佈港九。在其高峰期,整個城市有超過二百家藤製商店在經營。
然而,這個黃金時代並沒有持續多久。藤器製作工序繁瑣,步驟多而且講求細心,製成品快則一至兩日可完成,長則需時一個多月。星移斗轉,儘管藤織物美觀耐用,但由於製作工序繁瑣、對人手需求高、利潤低微、入行學師者愈來愈少、加上塑膠的興起,藤器業漸趨式微。
到八十年代,大規模生產的產品開始充斥市場,進一步拉低了價格,給藤器廠等手工小企業帶來了壓力。今天,在香港只剩下幾家藤器廠仍在經營。這些企業靠著知音人對此工藝和品質的賞識,才得以生存。
製作工序
《藝融雙生》在於其精益求精的製作手法。這件作品皆始於紮實穩固的基礎結構,以精湛的編織工藝和巧妙燒藤的步驟,使其彎曲,以便造型。錯綜複雜的紋理和牢固的繩結強化了整體結構,為後續的細緻裝飾奠定基礎。陳郁和黎潤詩的精湛技藝,則體現在鳳尾椅上精巧的藤編花卉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