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作品
此次合作展現了看似截然不同的傳統工藝,並透過他們對玻璃工藝的共同熱情而完美融合。源自中歐和歷史悠久的波希米亞玻璃吹製技藝,為霓虹燈工藝帶來一種對比鮮明卻相得益彰的美學意境,工藝師們的精湛技藝與創新精神,使作品成為多元文化交融的最佳詮釋。
《流光溢彩》的設計兼具簡約與精緻,其霓虹光管表面飾以細小的玻璃珠,這項源自捷克的傳統工藝,有效地擴散光線,使霓虹工藝呈現出超凡脫俗的氣質。
傳統工藝的故事
|霓虹招牌的故事|
霓虹燈裝置在一九一二年的歐洲開始正式發展成商業用的招牌。 世上第一個霓虹燈招牌,就誕生在巴黎,為一家理髮店宣傳。經高溫加熱的光管能屈曲成不同的圖案和形狀,其亮麗的顏色更能直接為商店提升廣告效益。霓虹燈招牌的熱潮也隨之蔓延至北美和亞洲地區,包括香港。
一九二零年,香港設定對霓虹招牌的官方定義及工程指引。經過四十年代的抗日戰爭後,本地的霓虹工業緊隨經濟發展和推銷商品的需求,於五十年代正式起飛。在百業興旺的六十年代,各式各樣的霓虹招牌為各行各業在街道上爭相發亮,宣傳酒樓、餐廳、麻雀館、當舖、夜總會和商店等的名號。雖然市面上亦有多種招牌款式,如發光燈箱及金工字體等,但由於霓虹招牌的燈光最為搶眼,所以成為了商戶的寵兒。它們分佈於香港各區,尤其集中於橫跨油麻地、尖沙咀、旺角等區的彌敦道。
然而由二零零零年起,節能、便宜的發光二極管(LED)進入市場,逐漸取代霓虹燈。同時,遭棄置或日久失修的霓虹招牌亦惹來安全隱患,甚至曾因此造成意外。香港政府於二零一零年開始嚴格監管招牌規格,推行針對違例招牌的清拆命令和發出「拆除危險構築物通知」。由於政府嚴加規管,加上維修和保養霓虹燈招牌的費用高昂,許多霓虹招牌都難逃被清拆的命運。
曾高掛於街頭上的霓虹招牌景象,是香港街上獨特的視覺符號,是本地人和遊客共享對香港的印象。霓虹招牌的存在不單是用來裝飾,更展現著五十至九十年代香港幾代人的生活環境和消費氣氛。
透過導演們對霓虹和香港獨有的橫街窄巷之著迷,電影和音樂錄像成為香港霓虹街景的其中一個載體。本地文化保育學者和機構也正在致力活化和推廣這個本地工藝,透過收藏面臨清拆的招牌,展覽、講座、出版、工藝班、分享會等活動幫助大眾認識霓虹工藝的美學、及其文化與歷史使命,讓霓虹燈招牌繼續發光發亮。
|波希米亞玻璃的故事|
在十六世紀的波希米亞(即現時的捷克共和國),玻璃工藝師發現透過混合鉀鹼和白堊能夠製造出一種穩定的無色玻璃,名為「波希米亞水晶」,開啟了波希米亞玻璃的黃金時代。
文藝復興時期,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為玻璃產業提供了沃土,孕育出一代代精湛的玻璃工藝大師。波希米亞玻璃以其精妙的切割和雕刻技藝享譽世界,其後更發展出以琺瑯彩繪、石版印刷等技法裝飾的彩色玻璃器皿,在十九世紀末更大量生產並遠銷海外。
這項精湛的玻璃工藝歷經歲月洗禮,不斷推陳出新,至今仍是捷克共和國引以為傲的國家文化瑰寶,見證著其深厚的歷史底蘊與文化內涵。
製作工序
在製作《流光溢彩》 時,Linda首先在針織機上人手編織了大約三千顆由捷克其中一所最大型的玻璃生產公司Preciosa所製作的微型玻璃珠。然後,穿好的玻璃珠覆蓋於玻璃管的表面,增加霓虹的透光度和作品的美感。簡單的霓虹燈管,因熔合不同顏色玻璃管而產生了漸變色的視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