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香港的傳統工藝師——吳賦猛、陸樹才和陸強才合力製作這個批花銅煲。作品先由陸氏兄弟透過鍛敲打造銅煲,再由吳師傅配搭批花技術,在煲身雕刻像蔓藤及螺旋形狀的唐草花紋,以及「花中四君子」——梅、蘭、菊、竹,寓意四季的變化。
紅銅煲是炳記銅器其中一款歷史悠久的產品,以往主要供應到本地不同的粥店。紅銅這款物料雖然單薄但能承受猛火高溫,加上導熱性能良好,銅煲尤其適合煮廣府人最為喜愛的生滾粥,而據說銅煲能令材料和粥底更鮮甜。
吳賦猛師傅與陸氏兄弟互相認識多年,但從未共同製作作品。皆因吳師傅的技術一直以來主要應用於金屬首飾業,而陸氏兄弟專注製作生活器具。他們惺惺相惜和互相欣賞。這次合作以嶄新的方式,展示傳統金工行業的分工制度,以及工藝師之間的關係和情誼。
香港金工業早於四十至五十年代開始發展,早期以全人手製作為多,主要由家庭式經營,一般前鋪用來售賣,後鋪為製作工場。到五十年代後期至六十年代,相關行業的外地商人來港經商辦貨。據吳師傅分享,同期也是批花行業最為輝煌的時期,單以批花師傅來說多達一百人。在當時鑽石對於人們來說非常昂貴,難以負擔,而以批花雕刻出的圖案可以營造閃閃生輝的效果,在遠看好如鑽石一般,所以成為非常流行的款式。
七十年代不論對於香港金工和批花行業也是一個轉捩點。由於經濟起飛,對鑽石的追求提升,而對批花需求減少。直至到八十年代中期開始流行「轆珠」花紋——即在作品的邊緣位置,經滾壓形成珠狀金邊,修飾作品,增加美觀性。「轆珠」一直帶領整個批花行業,直至九十年代末。
作為香港少數仍然以批花為終生職業的吳師傅,他還分享了一些鮮為人知的工藝軼事。早期的雕刻花紋主要以花和葉等為主,在七零年末發展出深受意大利草尾花紋影響的「韻花」,也是吳師傅最為純熟的花紋。他一直以此名字來稱與呼卷草或唐草相似的花紋,其後因為客人總以唐草來統稱這種圖樣,他才一改叫法,統稱為唐草紋。
金屬首飾行業以專業化的分工制度為生產流程,包括四個基本工序——打金或雕蠟鑄造、鑲嵌、批花及電鍍,每一個工序都由不同師傅負責。當中吳師傅專門負責批花工序 。
吳師傅在金屬製品上,靈活運用鎚仔和自製的雕刻刀敲打,拼出各式各樣的花紋。另外,作品的尺寸和大小必須能固定於特製的「球形活動枱」上,才能進行批花。
吳師傅在批花時一般都要站著工作,才能讓身體的靈活性更高。在處理彎位幅度越大時,身體會隨著轉動和傾斜,而與日本和泰國等其他地區相比,吳師傅的落筆角度相對較寬,相對於水平面的傾斜角度為六十至七十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