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布機,又名「機抒」,於中國紡織史中,可追溯至先秦時期。在黎潤詩和陳郁和工藝師周健龍合作製成的《札札千聲》座地織布機中,則透過「榫卯楔」與「木結構」兩大要素,把中國古時流傳的智慧重現眼前。
榫卯楔結構是前人通過木材處理,不需使用釘子就能組合成各種的家具,是古人具智慧的代表技法。引述黎潤詩和陳郁,一部織布機像是一棟房屋的縮影,在建構時需考慮受著不同的外力因素,甚至力學等問題。因此古建築的木構以樑柱、榫卯建造的概念,同樣適用於製作織布機。
作品採用美國黑胡桃木,其色澤溫潤豐厚,抗彎強度適中,適合對於織布機等涉及摩擦、機械運作的器具。製作過程先把木材切割成處理成需要的尺寸,再製作織布機上每一個接合位的榫頭。其後準備各種組件,例如滑輪、齒輪等,因內部需要預留空間供木機械的移動,最後把所有部份組合成一體。作器活用古代木構造的靈活性,引入現代織布機的機械原理,為重現當代的木製織布機,賦予新生命及可能。